口服胶原蛋白补充剂是否可以对抗皮肤老化?
发布时间: 作者: 访问次数:128

皮肤特征受到内源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老化、紫外线辐射、激素和营养。这些因素会损害皮肤新陈代谢,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的合成,从而降解皮肤胶原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萎缩被认为是皮肤衰老的主要特征。皮肤老化的进展与胶原蛋白密度和真皮厚度的降低有关,并与重要结构蛋白的合成和更新有关。这导致真皮失去其完整性和柔韧性,在临床上表现为松弛和起皱的皮肤。

胶原蛋白,补充剂,对抗,皮肤,老化

近年来,口服胶原蛋白补充剂越来越流行,它被广泛推销给消费者,声称具有减少皱纹、嫩肤、逆转皮肤老化和丰盈皮肤的功效。在许多这些补充剂中,生物活性成分是胶原蛋白肽,这是一种富含氨基酸脯氨酸、甘氨酸和羟脯氨酸的肽。在消化后,这些肽被切割成二肽和三肽,这些肽被人体用作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如胶原蛋白。

然而,仅少数有限的研究表明,口服胶原蛋白补充剂可能对皮肤有一些好处。例如,在尹贤善等人的一项研究中,补充膳食虾青素(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与胶原蛋白水解物(也就是胶原蛋白肽)相结合可改善面部弹性并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12表达。在维维安·扎格等人的研究中,每日摄入胶原蛋白水解物能可增加雄性Wistar大鼠皮肤胶原蛋白表达并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活性。在蒋亮等人的研究中,长期口服鲑鱼海洋胶原蛋白水解物,能增加Sprague-Dawley 雄性大鼠皮肤I型和III型前胶原mRNA(COL1A2和COL3A1)的表达,并通过减弱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和增加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表达来抑制与年龄相关的胶原蛋白降解。因此,鲑鱼海洋胶原蛋白水解物被证明对皮肤随时间老化具有保护作用。

口服胶原蛋白一定是有用的,因为它至少提供了合成胶原蛋白所需要的氨基酸。我们平时吃的营养物质都要先经过消化,分解到足够小。比如,碳水化合物要分解成单糖,蛋白质要分解成氨基酸或者短肽,脂肪要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身体吸收。而营养物质想要被细胞吸收,得小到足够可以穿过细胞膜才行。胶原蛋白水解物(也就是胶原蛋白肽)虽然分子量小很多,但对于小肠的上皮细胞而言还是太大了,在被小肠吸收前还是要被消化液进一步分解。因此,我们吃下去的胶原蛋白大部分都不能被身体直接吸收的,而真的被吸收那一小部分以三肽形式存在的胶原蛋白片段,还是会再次分解,才能合成新的蛋白质,而且新合成的蛋白还不一定是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补充剂,对抗,皮肤,老化

尽管支持口服胶原蛋白补充剂的人推销其许多所谓的好处,但如目前并没有强有力和令人信服的证据能证明胶原蛋白补充剂能促进胶原蛋白生成和改善皮肤老化。消费者面对此类产品还需更加谨慎。

参考文献

1. Jhawar N, Wang JV, Saedi N. Oral collagen supplementation for skin aging: A fad or the future? J Cosmet Dermatol. 2020;19(4):910-912.

2.Yoon HS, Cho HH, Cho S, Lee SR, Shin MH, Chung JH. Supplementating with dietary astaxanthin combined with collagen hydrolysate improves facial elasticity and decrease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and -12 expression: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placebo. J Med Food. 2014;17(7):810-816.

3.Zague V, de Freitas V, da Costa Rosa M, de Castro GÁ, Jaeger RG, Machado-Santelli GM. Collagen hydrolysate intake increases skin collagen expression and suppresse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 activity. J Med Food. 2011;14(6):618-624.

4. Liang J, Pei X, Zhang Z, Wang N, Wang J, Li Y.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long-term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arine collagen hydrolysate from chum salmon on collagen matrix homeostasis in the chronological aged skin of Sprague-Dawley male rats. J Food Sci. 2010;75(8):H230-H238.

Baidu
map